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江鲜鲥鱼味最美

来源:长江丛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鲥鱼,属鱼纲,鲱科,体扁而长,色白如银,腹部具棱鳞,上颌有一缺刻,下颌中间有一突起,肉质细嫩,味极鲜美,是名贵食用鱼。 鲥鱼是溯江回游性的鱼类。每年4~6月间,水温升

鲥鱼,属鱼纲,鲱科,体扁而长,色白如银,腹部具棱鳞,上颌有一缺刻,下颌中间有一突起,肉质细嫩,味极鲜美,是名贵食用鱼。

鲥鱼是溯江回游性的鱼类。每年4~6月间,水温升到18~19℃时,鲥鱼会从大海进入长江,产卵孵育后代。9~10月间,当水温逐渐下降,鲥鱼会从长江游回海中生活。年年准时无误,故称为“鲥鱼”。鲥鱼初入长江时,体内脂肪肥厚,肉味最为鲜美,营养价值颇高,素有“鱼中之王”之美称,被列为长江“四鲜”之首。新鲜的鲥鱼外形光亮,鱼鳞白亮如雪,鱼鳃红色鲜艳,鱼体较肥,体重1.5斤以上较佳。通常,鱼体越大,口味越佳,鱼体越肥,口味越香。

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江鲜单》中说,鲥鱼用蜜酒蒸食,或用油煎,加清酱、酒酿亦佳。千万不能切碎,用鸡汤煮;或去其背,专取肚皮,则真味全失矣。

鲥鱼有三个特性:一是“惜”,二是“猛”,三是“娇”。一惜:捕捉鲥鱼时,把鱼网挂在长江之中。鲥鱼一触到鱼网,大概因十分爱惜鱼鳞,怕鱼鳞被擦掉,就头顶鱼网,不再后退。故苏东坡称它为 “惜鳞鱼”。二猛:鲥鱼性格猛勇,腹部鱼鳞十分锋利,且游速很快。其他鱼类碰到它,就会被它腹下的棱鳞划破肚皮。所以鲥鱼也被称为“混江龙”。三娇:鲥鱼生命娇贵,一离开水,很快就死。所以,我们在市场上看不到活蹦活跳的鲥鱼。

吃别的鱼,定要去掉鱼鳞的。唯独鲥鱼的鳞多脂肪和蛋白质,味美,可入菜。食客可以一片一片地吮吸后吐出,最宜下酒。

鲥鱼肉质细腻,肥美,鲜嫩,爽口。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端午节前后,还能在家里的餐桌上见到名贵时鲜——清蒸鲥鱼。记忆中,那是一只不太大的瓷盆,内盛银白色的鲥鱼,鱼身上盖有三五片金华火腿、冬笋和香菇,及二三根葱段。清蒸鲥鱼体形完整,恰到火候,香气扑鼻,佐以姜醋,可令人百味皆忘。

在我的印象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镇江城里网巾桥附近的五条街菜场水产柜上有鲥鱼销售,价格并不太贵,而且可分段零售,一般家庭都能买得起。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鲥鱼稀少,价格飞涨,卖到三四百元一斤。后来,无货又无价,百姓餐桌上没有了鲥鱼的踪影。再后来连高档宾馆的酒席上也见不到鲥鱼了。从此,鲥鱼只能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年轻的朋友连见也没有见过,不识鲥鱼为何物了。

据考证,我国食鲥鱼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但鲥鱼真正成为名贵之鱼,大约始于宋代。宋代梅尧臣有《鲥鱼》诗:“四月鲥鱼逴浪花,渔舟出没浪为家。甘肥不入罟师口,一把铜钱趁桨牙。”王安石诗云:“鲥鱼出网蔽江渚”,说明北宋时鲥鱼产量尚高,捕鱼业也很兴旺。

宁原《食鉴本草》说:“鲥鱼,年年初夏时则出,余月不复有也,故名。”是说:初夏时节,鲥鱼会从大海溯江而上,到淡水里产卵,月余后又返回大海。我国南北各大河流中都有鲥鱼,长江下游较多,尤以镇江一带鲥鱼最为肥美。因镇江焦山附近小屿环列,虫藻密集,为鱼类提供了丰盛的饵料。每到初夏,不少文人雅士便专程来镇江品尝鲥鲜。北宋诗人苏东坡在镇江焦山品尝鲥鱼后,曾写下赞美诗句:“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诗中提到的银鱼,即鲥鱼。但鲥鱼在淡水产卵期极短,食用新鲜鲥鱼受季节限制,所以物稀为贵,受人珍视。

早在明代,镇江、南京产的鲥鱼便成为进献皇帝的贡品。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从南京到北京三千里路程,靠马匹和船只运输,要求鲥鱼不变质是不可能的。所以,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南京贡船》条中说,贡船自五月十五日开船,七月初一到达北京供御膳,其鱼皆臭秽不堪。御厨们洗净后用鸡、猪肉、笋等杂烩,以乱其气,供皇帝品尝,实不堪下箸。有一个当权大太监出差到江南,要吃鲥鱼,厨师告诉他每天菜肴中都有这道菜。太监不信,亲自到厨房查验后才惊讶道:“这鱼,样子虽像鲥鱼,为什么吃起来没有一股异味?”闻者捧腹。

明代,鲥鱼尤其受到权贵阶级女士的喜爱。据称,鲥鱼的鱼鳞还有一个特殊的功效——美容。那些脸上有麻子的贵妇、小姐,会将鲥鱼的鱼鳞贴在脸蛋上作“花子”以掩盖麻点。

入清以后,镇江焦山鲥鱼继续被钦定为贡品。第一网捕上来的鲥鱼要先送皇帝尝鲜。宫廷会在桃花盛开的时候举行“鲥鱼盛会”,赐文武百官一同品尝。但皇帝知道臭鲥鱼不好吃,于是要求缩短进鲜时间,保证鱼质鲜美。这就给渔民和运夫带来了莫大的灾难。

文章来源:《长江丛刊》 网址: http://www.cjckzzs.cn/qikandaodu/2020/1216/504.html



上一篇:高桥古镇松饼香
下一篇:重庆销售:6 座油库稳度最强洪峰

长江丛刊投稿 | 长江丛刊编辑部| 长江丛刊版面费 | 长江丛刊论文发表 | 长江丛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长江丛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