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一部随钢铁从汉阳到重庆的珍贵古籍记重钢档案

来源:长江丛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重庆钢铁集团公司档案馆里,保存有一部特殊的古籍——《四部丛刊》。它不仅是曾经烽火岁月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珍视文化传统的物证。 ▲钤有“汉阳钢铁厂藏书

在重庆钢铁集团公司档案馆里,保存有一部特殊的古籍——《四部丛刊》。它不仅是曾经烽火岁月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珍视文化传统的物证。

▲钤有“汉阳钢铁厂藏书楼之印”的《四部丛刊》

《四部丛刊》是商务印书馆于1920年开始印售的。“四部”,是旧时代对图书的分类法,即经、史、子、集四部。《四部丛刊》出版了初编、续编、三编,我国古代主要经史著作、诸子百家代表作、历朝著名学者文人的别集等大都辑入。初编自1919年创议开编,1922年完成,影印古籍323部,2112册;续编刊行于1934年,影印古籍81种,500册;三编刊行于1935年,影印古籍73种,500册。故《四部丛刊》共计477种,3100多册。编印之始,其以文言所写的《印行四部丛刊启》,谈到了这部书的“七善”(七种好处)。大意如下:一是印的图书都是“四部”中常见常用的;二是保存古书原本,不加剪裁;三是用善本作底本;四是善本聚在一起;五是用石印法影印,既便于庋藏又保存了中国古书字大悦目的优点;六是版型纸色划一,便于插架;七是价廉,分期出刊,分期交款,有预约。《四部丛刊》以当时寻得的最好版本影印,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具有十分重要和珍贵的文化价值。

重钢档案馆保存的是《四部丛刊》的初编部分。在这部《四部丛刊》的封面和首页都钤盖了“汉阳钢铁厂藏书楼之印”。时隔近100年,手捧此书,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管理者、藏书者对书籍的珍爱,感受到辗转艰辛留存的不易和重钢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

汉阳铁厂与藏书楼

汉阳钢铁厂,张之洞1890年(光绪十六年)在汉阳龟山(即大别山)北麓创办,初名湖北炼铁厂,因地处汉阳,一般称“汉阳铁厂”。汉阳铁厂包括炼钢厂、炼铁厂、铸铁厂等大小工厂10个,炼炉2座,工人3000人,采煤工人1000人,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在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阶段,作为国家重工业的钢铁厂,汉阳铁厂在引进和消化西方工业文明的同时,仍然坚持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这方小小的“汉阳钢铁厂藏书楼之印”,便足以证明藏书楼是汉阳铁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当年汉阳铁厂引入西方工业理念时,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积极营造读书求学的氛围。值得注意的是,凡重钢档案馆收藏的原汉阳铁厂图书,都钤有“汉阳钢铁厂藏书楼之印”。可见,藏书楼之名,始终用于藏书,收藏部门名称可随时代而变化,但藏书印却从未更改,一钤到底,透出

对传统的理解和尊重。

从汉阳铁厂存世的档案文献中,我们没有发现关于藏书楼的直接记载,在各种厂史志书中也鲜有记录或语焉不详。在《汉冶萍公司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汉阳铁厂早期在北总门外的汉水岸边,修建了俱乐部1所,当时未装设娱乐设施。民国13年(1924年),铁厂和运输所员司捐资,用其房屋的一半,组织公余社,设置有图书室、游艺室、儿童部及会客厅。”我们知道,藏书楼是中国古代文献图书集粹地,图书室则是引进西方文化的概念,坚持购进图书用“藏书楼”钤章,可见汉阳铁厂很早便进行藏书建设,很有可能与工厂建设同步,后来的图书也继续用这个藏书印,足见汉阳铁厂人对文化传承的衷爱。

管理者对藏书有直接影响

有了这么多的藏书,又有设置图书室的记载,那么,汉阳铁厂藏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在汉阳铁厂创设和发展时期,企业创始人张之洞、接办人盛宣怀和总办郑观应都是十分重要的关键人物,他们都是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思想开明,有着颇高的文化修养,且都热衷于藏书和文化建设,对汉阳铁厂的藏书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张之洞是清末洋务派重要人物,也是公认的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他曾在武昌设立了“学堂应用图书馆”,并在自己创设的学堂和企业里建藏书库、阅览室,收集各类书籍和报刊杂志。1908年,张之洞将部分个人藏书存放于北京的广化寺内,次年奏准建馆,是为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汉阳铁厂是张之洞倾尽毕生精力创设的一个招牌企业,其在企业藏书和文化建设方面受张之洞影响之大更是可想而知。

▲汉阳铁厂大门旧照

接替张之洞督办汉阳铁厂的盛宣怀也是一个热衷于传统文化的藏书家。盛宣怀自壮年以后便开始大规模收藏图书,1910年在上海创设了愚斋图书馆,藏书多达十余万册。盛宣怀是一位为嘉惠士林、培养人才而收藏图书的藏书家,曾刻有一方“贻之子孙,不如公之同好”的印鉴。在他去世以后,后人将其愚斋藏书中的普通本一分为三,分赠给由他创办的上海交通大学(盛宣怀创办时名南洋公学)、圣约翰大学和山西铭贤学校三家图书馆。

文章来源:《长江丛刊》 网址: http://www.cjckzzs.cn/qikandaodu/2021/0501/1091.html



上一篇:水安全战略下长江流域治理体系建设研究
下一篇:毛泽东为何主编农民问题丛刊

长江丛刊投稿 | 长江丛刊编辑部| 长江丛刊版面费 | 长江丛刊论文发表 | 长江丛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长江丛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