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寻找成渝文旅新地标长江石刻铭刻川渝人文情怀

来源:长江丛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7月20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启动了“成渝文旅新地标”大型评选活动,引起越来越多成渝地区人民的参与兴趣,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和探讨。有读者表示,希望看到四川

7月20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启动了“成渝文旅新地标”大型评选活动,引起越来越多成渝地区人民的参与兴趣,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和探讨。有读者表示,希望看到四川境内长江中上游的摩崖石刻等。

对此,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李勇先指出,川江沿岸留下众多亭台楼阁、庙宇神殿以及大量的摩崖石刻、碑林诗文等,同样,这些极富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摩崖石刻或石窟,也出现在四川地区尤其是长江支流的嘉陵江、岷江、大渡河、沱江一带,体现了川渝两地一衣带水、一脉相承的文化延续。

千佛崖:沟通南北,承前启后

千佛崖摩崖造像

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四川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北4公里的嘉陵江东岸。千佛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为南北两段。南段著名的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洞、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窟、如意轮观音等;北段著名的有三世佛窟、无忧花树佛、弥勒佛窟、三身佛龛、菩提像窟、卢舍那佛龛和清代的藏佛洞等,荟萃了从南北朝、唐、宋到清代的石刻作品,雕刻精细、造型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千佛崖摩崖造像最早开凿于北魏晚期,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正月,北魏正始二年,驻守汉中的司马道迁降于北魏,魏遣尚书邢峦为镇西将军,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其统军王足将兵入剑阁,所至皆捷,梁州十四郡,地东西七百里,南北千里,皆入于魏,北魏于此置西益州。

此后三十年里,先后有北魏大将傅竖眼、皇室元法僧等人在此担任益州刺史。他们在此驻守的同时也带来了北魏皇室在云冈、龙门开凿石窟的传统和风气。加之南北朝时期,金牛道开始逐渐改走嘉陵江而行,千佛崖位于嘉陵江东岸,有适合开凿石窟的大块崖壁,因此千佛崖的第一座寺院柏堂寺开始修建,开窟造像也逐渐兴盛起来。

千佛崖摩崖造像历经千年沉淀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精湛的艺术、丰富的人文闻名于世。

翔龙山:造型端庄,气势恢宏

翔龙山石刻,位于四川内江市城区,沱江下游中段。翔龙山摩崖造像及石刻在山西面的崖壁上,现存造像61龛,计有大小造像368尊,高者达8米,小者仅数厘米,保存摩崖题刻9处。翔龙山摩崖造像始凿于唐代,盛于宋,延至明清;此山由明代进士、盐运史王三锡书刻:“翔龙山”而得名。

约100米高、200米长的石壁上,现保留有唐、宋至民国时期摩崖造像54窟,大小造像400余躯,大者高约8米,小者仅数寸,风格古朴。另有1龛石刻,分为3级,上两级分12格,下为通级,长约3米,宽约2米,造像150余躯,精巧别致,栩栩如生。

宋代在山前傍崖接楼,兴建资圣寺,至本世纪60年代被拆除。唐代造像中较著名的有阿弥陀佛为坐佛,高4米,其右手施说法印,赤足踏莲,刀法简练,衣纹线条流畅明快,刻技精湛。

在造像左侧崖壁刻有:“敬造……佛像一龛,弟子郑仲发愿,合家清健无病灾……造上件功得,并沐以汽,广明元年十月一日”。千手观音造像高8米,造型端庄,气势恢宏,在造像右侧崖壁上刻有南宋“淳熙三年”题记。

流杯池:黄庭坚滴居宜宾时所凿造

四川宜宾流杯池石刻

位于在宜宾市区岷江北岸天柱山下。嘉庆《宜宾县志·山川》载,流杯池系宋代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滴居戎州时所凿。

原来,北宋元符元年,黄庭坚谪居戎州,他仿王羲之《兰亭集序》意境修建。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元末渐废,明景泰年间修复。池凿于天然世石的峡谷中,仰望蓝天一线。池两侧石壁有宋、元、明、清历代名人诗词、书法石刻遗迹90多处。池位于谷底,呈九曲形,长52米,宽0.5米。小溪从谷中流出,水流九折,没入石缝。池边有石凳8个,可围坐流杯饮酒。后人为纪念黄庭坚,将周围地形分别命名为涪翁壑、涪翁洞、涪翁岩,并手池外建荔红亭、涪翁楼、涪翁事、山谷门。

黄庭坚被贬戎州域近三年。他经常去这里的峡谷漫步。峡谷约呈东西走向,长约52米,宽约7米。谷壁陡峙,最高处相对高度约14米。谷底中段低,两端高。东西谷门各有一两柱式石坊,入谷石梯自坊门下穿过,通往谷底。池凿于谷底中部东段,呈九曲形,长5.2米,宽约0.5米,池首深0.3米,尾深0.36米。

天柱山下,黄庭坚仿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会流觞曲水的意境,利用峡谷的地形和天然泉水修建了900多年来闻名遐迩的流杯池,并在石上刻有“曲水流觞”四个大字。黄庭坚常邀约文人雅士在此聚会。

文章来源:《长江丛刊》 网址: http://www.cjckzzs.cn/zonghexinwen/2021/0225/604.html



上一篇:最高法: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长江生态环
下一篇:它长得像泥鳅,最大不超过半斤,长江上游特有

长江丛刊投稿 | 长江丛刊编辑部| 长江丛刊版面费 | 长江丛刊论文发表 | 长江丛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长江丛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