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江丛刊》栏目设置[05/29]
- · 《长江丛刊》收稿方向[05/29]
- · 《长江丛刊》投稿方式[05/29]
- · 《长江丛刊》征稿要求[05/29]
- · 《长江丛刊》刊物宗旨[05/29]
科学家证实在2019年灭绝的动物,中国的斑鳖和长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过去的5亿年里,地球出现了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每次大灭绝都令地球损失了75%以上的物种。科学家根据种种迹象推测,我们地球正处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联合国去年曾警告
过去的5亿年里,地球出现了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每次大灭绝都令地球损失了75%以上的物种。科学家根据种种迹象推测,我们地球正处于“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联合国去年曾警告,目前地球有超过百万种生物,将在未来数十年内灭绝。而与过去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导致的大灭绝不同,这次大灭绝可以说人类一手导致的。
根据《Revelator》报道,科学家公布了证实及确定在2019年灭绝的物种约有20种,其中包括了我国的斑鳖和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的长江白鲟。ps:尽管灭绝的物种总数可能有数千种,但是一个物种宣布正式灭绝之前,科学家往往必须经过数十年分析和广泛搜索,直到真正确认再也没有发现踪迹为止,才宣告其灭绝。
1、斑鳖
斑鳖,一种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红河流域(云南南部和越南北部)的淡水鳖,存在地球约有2.7亿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鳖。体长1-2米,体重可达115公斤。
斑鳖在古代被称为“癞头鼋”,《西游记》中通天河驮着唐僧师徒过河的那只巨龟就是癞头鼋。在民国时期,国内斑鳖的数量还有很多。但后来学者认为它走向灭绝的一个原因是,幼年斑鳖的体型和鼋(太湖鼋)类似,因此被混淆当成了鼋一起捕杀。到1972年,国内再也没有野生斑鳖的存在。
2019年4月13日,我国唯一的雌性斑鳖在苏州动物园去世。目前全球仅存的斑鳖只剩下3只,均为雄性,一只在苏州动物园,其他两只在越南。没有了雌性,种族延续的希望只能寄托人类的生物技术了。
2、金顶夏威夷树蜗牛
金顶夏威夷树蜗(学名:Achatinella apexfulva),属于小玛瑙螺科,是一种分布在夏威夷的树栖蜗牛,仅分布在夏威夷瓦胡岛森林中。其体色有红色、褐色、黑色、白色、绿色、橙色、黄色等,体长7-11厘米。由于夏威夷树蜗牛实在是太漂亮了,被人当成艺术品收藏从而遭到疯狂捕捉。加上老鼠的入侵,给它们带来了灭顶之灾。
在1997年,地球上最后10只金顶夏威夷树蜗被送往夏威夷大学圈养,进行人工饲养,但最后仅有乔治存活,由于这与已绝种的平塔岛象龟“孤独乔治”情况相似,因此将这世上最后一只的金顶夏威夷树蜗取名为“乔治”,虽然科学家尝试找另一只同类与乔治繁殖,但最后仍是无功而返,其于2019年1月去世,确定该物种完全灭绝。
3、珊瑚裸尾鼠
珊瑚裸尾鼠(Melomys rubicola),属于啮齿目鼠科鼠亚科物种,是澳洲特有种哺乳类动物,仅分布在大堡礁(GreatBarrierReef)最北端的一个小珊瑚礁岛荆棘岩礁(Bramble Cay)上。它在1845年被欧洲人发现,他们当时射杀这种“大老鼠”作为消遣活动,最后一次确认发现活体是在2009年。
在上世纪70年代,小岛上仍生活有数百只珊瑚裸尾鼠。不过种群数量在这之后就开始迅速下降,到998年,种群数量仅剩两位数。2019年,澳洲正式宣告此物种灭绝,更是因气候变化灭绝的第一种哺乳动物(海平面上升摧毁了小岛97%的植被)。
4、长江白鲟
长江白鲟,是世界十大的淡水鱼之一,有“水中大熊猫”、“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体型巨大,成鱼的长度可以长达7-8米、体重传说可达万斤。俗语中的“千斤腊子,万斤象”,“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指的是长江白鲟。
长江白鲟属于鲟形目勺吻鲟科,存在地球约有1.5亿年之久,唯一亲戚是北美的匙吻鲟,但食性不同,白鲟为肉食性、以各种水生动物为食,而匙吻鲟以滤食为主。
长江白鲟最后一次现身是在2003年,科学家当时救助了一条长江白鲟,随后放生并跟踪其下落,但不久失去了信号。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2019年12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告该物种灭绝)。
5、草原无耳龙(Tympanocryptis pinguicolla)
又叫维多利亚草原无耳龙,是一种蜥蜴,曾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大部分地区的草原上。由于栖息地严重退化及野猫、森林大火等因素,澳洲一直将其列为“极度濒危”。而它上一次出现在1969年,如果它不是躲起来的话,它将是澳大利亚首个已知灭绝的爬行动物。
文章来源:《长江丛刊》 网址: http://www.cjckzzs.cn/zonghexinwen/2021/030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