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江丛刊》栏目设置[05/29]
- · 《长江丛刊》收稿方向[05/29]
- · 《长江丛刊》投稿方式[05/29]
- · 《长江丛刊》征稿要求[05/29]
- · 《长江丛刊》刊物宗旨[05/29]
47岁达到科研产出高峰!164名长江学者和杰青数据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者|鲁世林 杨希 李侠 编 者 按 科研峰值年龄意味着科研人员学术成长周期的完成及科研活动的高峰,是其科研产出由盛转衰、角色转换的关键节点。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鲁世林、杨
作者|鲁世林 杨希 李侠
编 者 按
科研峰值年龄意味着科研人员学术成长周期的完成及科研活动的高峰,是其科研产出由盛转衰、角色转换的关键节点。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鲁世林、杨希、李侠等人,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包括45所国家重点实验室164名长江学者和杰青的数据)的科研峰值年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长江学者和杰青的平均科研峰值年龄为46.93岁和46.66岁。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中文期刊《科学与管理》。
以下为论文作者之一李侠据此在科学网发表的博文《理工科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峰值年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节选。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我国教育部和科学院官方网站2016年公布的18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随机抽取了45个,其中48%为工学、40%为理学、12%为农学和医学,这与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分布基本一致。
以全国45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者(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以下简称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下简称杰青)等高层次人才的个人基本信息、学术信息和学术网络、科研产出(包括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情况)等进行数据收集,最终形成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的数据。
长江学者和杰青个人基本信息来源于其所属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人才计划等网站,论文发表数据来源于Scopus网站(全球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涵盖中外文、多学科研究成果)。
本研究中的科研峰值年龄是指研究人员在达到科研成果(如专利或者论文等)发表数量或者被引量最大值的时间阶段或者时间点,具体来说是指高层次人才发表在Scopus上的最大论文数量所对应的年龄。科研峰值年龄数据搜集的基本步骤如下:首先在Scopus网站上查看高层次人才每年的论文发表情况,记录高层次人才达到科研峰值年龄的年份;将高层次人才达到产出峰值年龄的年份与出生的年份做减法,得到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峰值年龄。
数据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经过基本的数据处理和清洗,本研究最后形成164名高层次人才的数据,以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峰值年龄为因变量,以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情况为自变量、学科和实验室人员数量为控制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研究结果
高层次人才科研峰值年龄基本情况。对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峰值年龄分析发现,长江学者和杰青的平均科研峰值年龄是46.93岁和46.66岁,高层次人才的总体科研峰值年龄平均为46.72岁,基本情况如下表2所示。
已有研究发现,研究人员的科研峰值年龄在30-40岁、40岁、44-47岁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优势年龄集中在41-65岁。
本研究发现长江学者和杰青的科研峰值年龄分别是46.93岁和46.66岁,与已有研究结论基本吻合。具体来看,长江学者和杰青的科研峰值年龄约为47岁,与已有研究关于国外科研人员科研峰值年龄的结果基本一致。不同类型的高层次人才的生理年龄相比其科研峰值年龄大约多7年左右。
对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峰值年龄与高层次人才获得博士学位年龄、博士毕业到获得人才称号时间、h指数、加入实验室时间、实验室人员总数、学科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峰值年龄与获得博士学位年龄、加入实验室时长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博士毕业到获得人才称号时间、h指数、实验室人员数量以及学科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具体结果如下表3所示)。
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如下表4所示),模型(1)发现,控制其他因素,长江学者和杰青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和加入所在实验室时长对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峰值年龄有显著促进作用。
其原因可能在于,在本研究中长江学者和杰青出生年龄为1965年左右,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龄为30岁左右,在人才较为稀缺的上世纪90年代能够攻读博士学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研人员的学习精神和进取精神,这对于延长科研峰值年龄具有积极的作用;加入所在实验室的时长能够体现出科研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坚韧追求和稳重执着,同时也加强了与国家重点实验室老一辈开创者之间的良好互动与合作,对其自身的科研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这对于延长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峰值年龄具有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长江丛刊》 网址: http://www.cjckzzs.cn/zonghexinwen/2021/0514/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