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江丛刊》栏目设置[05/29]
- · 《长江丛刊》收稿方向[05/29]
- · 《长江丛刊》投稿方式[05/29]
- · 《长江丛刊》征稿要求[05/29]
- · 《长江丛刊》刊物宗旨[05/29]
博物馆重在展,策展越来越重要 | 长江评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这两天,各地都在举办博物馆开放性活动。从大数据看博物馆行业的发展方向,我们会发现,博物馆业务重心先是从“藏”到“展”,而“展”也越来越超越“馆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这两天,各地都在举办博物馆开放性活动。从大数据看博物馆行业的发展方向,我们会发现,博物馆业务重心先是从“藏”到“展”,而“展”也越来越超越“馆”的空间约束性,越来越重视策展的引领作用,展出也越来越转向展示。
据新华社报道,2020年度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5.4亿人次;而据抖音发布的博物馆大数据,光今年5月份,抖音上博物馆相关视频数量超过3389万,播放超过723亿次,获赞超过21亿次。
博物馆馆藏文物上视频、上抖音,可以说是使很多文物与观众见上了面、获得了新生,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上博物馆与文物面对面,是一种看展方式;打开视频看文物,直截了当,毫不拖泥带水,不需预约不排队,省时间省精力,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文物策展,对于博物馆业来说不是新事物,但对于国内某些博物馆来说却是一个新动向。过去我们习惯了把文物常年摆在一个固定的展位。策展就是找一个激发人们观展欲望的叙事主题、视角、线索,带着参观者穿越进去,探幽访微。这就像邮展,一堆邮票放在一起,你会感到索然无味,但找到一个独特主题,平淡无奇的邮票就产生强大的叙事效果,很能吸引围观。
现在民办博物馆越来越多,在国有博物馆的巨大身影下,民办博物馆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它是特定主题的、专业的、细分的。网上有一份“上海市民办博物馆一览表”,比如眼镜博物馆、翰林匾额博物馆、灶文化博物馆、铃铛博物馆、泰迪熊博物馆等,共33家,足见细分程度之高,本身就实现了主题策展的营销策略。
公众需要博物馆,博物馆也需要观众。打破“等客上门”的陈旧服务思维,适应互联网现实,博物馆可以在两个方向努力:
首先是文物上网。现在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数字化,文物数字化的目的是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其实文物上网可能比“数字化博物馆”本身更重要。与其说人们爱上博物馆,不如说人们更爱看到自己喜欢的文物。像故宫博物院在抖音推出的文物视频,获赞超过2.4亿次,其中数字化名画《清明上河图》独得很多人青睐。现在很多博物馆在抖音上直播,事实证明,精品文物比博物馆名号更能赢得点击与点赞。
其次是要高度重视策展,精炼主题和叙事线索,使藏在深馆人未知的文物能够与潜在参观者的兴趣、时代精神、社会现实等形成和鸣与共振。比如西安博物院在抖音上讲唐朝时期首都人民的生活,故宫博物馆专讲故宫的猫,或者专讲故宫建筑、物品的色彩搭配,都给人一种兴趣横生的感觉,而摆脱了文物常有的高冷。
参观博物馆某种意义上的确是在“接受教育”,但文物不要那么高冷。一个人无趣还会使人们不喜接近,更不要说古人留下来的青铜、瓷器了。
【编辑:邓腊秀】
文章来源:《长江丛刊》 网址: http://www.cjckzzs.cn/zonghexinwen/2021/0520/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