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江丛刊》栏目设置[05/29]
- · 《长江丛刊》收稿方向[05/29]
- · 《长江丛刊》投稿方式[05/29]
- · 《长江丛刊》征稿要求[05/29]
- · 《长江丛刊》刊物宗旨[05/29]
听长江讲坛专家话屈原 省图读者用这样的方式打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惟此一人。6月12日,端午小长假首日,长江讲坛邀请到三峡大学教授彭红卫为广大听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惟此一人。6月12日,端午小长假首日,长江讲坛邀请到三峡大学教授彭红卫为广大听友分享《道于路:屈原的追寻及文化意义》。
讲座中,彭红卫以“夸父逐日”的神话原型为引,阐释追寻是人对某一神圣目标或崇高价值的追求与探索。讲座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正道直行(道)、屈原的上下求索(路)和屈原追寻的文化意义三个方面。
《史记·屈原列传》中提到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为楚国左徒重臣,他力图变法图强,推行其美政,使楚国得以强大。彭红卫介绍,屈原之道源自楚国,染乎孔孟,得于老庄,美政是王道仁政的楚国模式,是楚国自尊自信的历史遗产。如《离骚》中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诗句都体现了“民”在他心中的地位。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室宗亲的贵族出身、独特的人生际遇、高寒的理想、奇异的个性气质使得屈原与“士”阶层的文化群体有种种不同。谈到屈原追寻的文化意义,彭红卫说,在一个实用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民族浪漫主义的涵养是可行的策略,可能成为文化创新的支点。端午节对屈原的全民追怀,本质上是对诗意生活的追寻。
彭红卫现场机智幽默的语言、可谓妙语频传,赢得台下听众阵阵掌声。为了便利假期外出的读者聆听讲座,本期讲座同步开放多个直播平台,2200余名读者在线观看。讲座结束后,长江讲坛还为现场听友准备了节日福利,彭红卫抽取2名幸运听众赠送长江讲坛限量版定制U盘,现场气氛热烈。
节假日来省图听讲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节日休闲的首选。每周都会准时来聆听讲座的蒋女士说,屈原是真善美的崇高典范,楚辞和屈原的文化人格重新唤醒了我沉睡已久的理想主义激情。还有听友在微信群里写道,趁着这个节日正好端坐,静思几日,搽拭掉俗世尘埃,激发心中的诗意和浪漫,做个真实的人,做个廉贞的人。
(通讯员 谢宁 记者 邓吉)
文章来源:《长江丛刊》 网址: http://www.cjckzzs.cn/zonghexinwen/2021/0613/1320.html